拒做「幕後黑手」

 

「去完廁所要洗手,唔好做幕後黑手!」這個廣告相信每個人都曾看過。然而如廁後沖廁、在馬桶上如廁等這些我們從小養成的習慣,對其他國家的兒童來說卻並非必然。

 

UNICEF統計,現時全球約四十五億人沒有安全的公共衞生設施,而當中的八點九二億人完全沒有廁所可用。廁所與活動範圍混在一起意味着他們的居所伴隨著排泄物和細菌。對於兒童來說,生活的地方非常容易讓他們染上嚴重的疾病,且如廁的地方多是野外和露天,隨時會被動物襲擊,十分危險。

 

在柬埔寨的一間小學,一名小六的女孩子自豪地告訴我們,她不再隨地大便,而會去學校新建的廁所,更會在如廁後洗手。不久前,學校有一成的學生會隨地大小便,特別是年級較小的學生;因為他們先要往二十米外的水管裝水為廁所沖廁,而水桶對他們來說實在太重。原有的廁所因為日久失修,木製的門上已經有不少破孔,女同學說經常看見男同學在門外偷看她們,讓她們感到害怕,毫無私隱可言。

UNICEF與當地政府和團體合作,為學校建立安全、完善的公共衞生設施。現在,小學內不但有安全又衞生的男廁和女廁、廁所外有專門的洗手盆,更有獨立的濾水系統,使學生可以在校內飲用乾淨的食水。

 


雖然十一月九日的世界廁所日已經過去,但是UNICEF對於為兒童爭取基本安全衞生供應系統的理念卻從未改變,堅持不懈為世界每一位弱小、難以觸及的兒童提供他們所需。

 

原文刊登於20181215日《頭條日報》「細路主場」專欄
 

思考問題:

  1. 當兒童沒有廁所可用,只能在野外如廁,會對他們帶來什麼影響

  2. 學童使用日久失修的廁所時,會遇到什麼困難?

  3. UNICEF與當地政府和團體合作實施了什麼措施?為當地兒童帶來什麼改變?

 

延伸閱讀:

UNICEF HK2018 - 《兒童權利公約》小冊子

UNICEF HK2016 - 校園活動指引:WASH

 

 

 

 

 



教材 下載
拒做「幕後黑手」

出版年份:2019年

課程連結:
-生活與社會科

 

 

 

你可能喜歡

教案
網上講座影片:食水、公共衞生與兒童
學生行動
校園活動指引:WASH
專題文章
一杯水的距離
專題文章
「撲水」不再
返回頂部